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做不好广告?
空手(空手) 发表于 2018-03-12 18:27:24 点击:
作者:空手 来源:微信公众号 空手(ID:firesteal13)
广告是企业将销售性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
这其中有三个关键节点:
其一,对企业主而言,应传递什么样的信息?用多少预算和广告资源传递信息?
其二,传递过程中,信息在社会网络中如何扩散?传递效果如何最大化?
其三,信息到达消费者后,如何在消费者内心起作用?起何种作用?
这就是广告需要回答的全部问题。
因此,广告的理论体系有三:
一则市场营销学
二则大众传播学
三则消费心理学
它们从不同角度对广告进行了界定。
营销学
营销,本质上是对企业资源的管理——你看,市场营销学的经典教材就叫《营销管理》
比如,一个企业账上有一个亿,这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之一。那么,是用这一个亿改造生产线、扩大再生产?是研发新产品?是投广告?还是开新的专卖店?
这是营销要做的决策。
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管理企业资源,设计4P营销组合。
4P即产品、价格、渠道、销售促进,它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
比如对于新上市产品,可能要拿出销售额20%乃至40%的预算进行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
对于成熟产品,可能只要销售额的1%-5%进行投放,维持声量即可。
除了营销预算的管理以外,最重要的是内容管理,广告应该传递什么信息?
是做促销型广告还是做形象型广告?
是大力宣传产品功能卖点?是引起用户的共鸣建立关系?还是攻击竞争对手?
这视乎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何,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作为一名广告人,尤其是广告公司的策划们,不具备营销方面的知识,你就难以制定准确的营销策略、品牌策略、传播策略,因而也就无法说服企业老板为什么你该花两千万投广告。
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迈克波特的竞争战略、特劳特与里斯的定位论、钱金的蓝海战略,这些都属于市场营销学方面的知识。
传播学
次说传播。
大众传媒时代,广告的本质是传播。
一个社会热点事件的扩散路径,和一个流行病毒的传染路径,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这二者的传递,都要依赖社会网络。
信息能否在社会网络中传递良好。
一是要看信息自身的附着力(比如流感病毒的附着力就很强),这就是为什么广告公司天天喊着要打造病毒性事件和病毒广告?提升广告的附着力!
二是看社会网络中的关键人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KOL、意见领袖,类同传播学中的守门人。
三是看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文化,社会网络是强连接还是弱连接。
这便是格拉德威尔在《引爆流行》所谓如何制造流行的三要素:
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要素、威力环境。
学习一点大众传播学常识,包括一点点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清晰广告是如何在社会网络中传播中,有哪些关键要素可以推动传播的放大。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一强势媒介的介入,实际重组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网络。KK的《失控》、克莱舍基的《人人时代》,可以视为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学。我们今天讲社群,讲互动,其实还是在讲社会网络。
这是广告人需要具备的第二个知识板块。
心理学
最后说说消费心理学。
大卫奥格威将品牌视为一种形象。品牌形象来自于消费者对产品、企业及使用者本身的综合性联想,它可以分解成功能利益、感性利益、精神利益、态度、个性、使用者形象、感官体验等……
凯文凯勒和大卫艾克将品牌视为一种资产。
无论是凯文凯勒的CBBE模型、还是大卫艾克的五星资产模型,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品牌识别、品牌知识、品牌态度三个层次。
品牌寻求的是消费者内心的三大反应:记忆反应、认知反应、评价反应(情感反应)。
BRANDZ的品牌动力金字塔模型,将品牌视为一种关系。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心理连接。
无论何种品牌理论、品牌模型,说到底是对用户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的一种总结。
品牌是一种心理现象。
不了解感觉、知觉、认知、情绪、情感、个性、动机等心理现象,不可能对品牌有深入的理解。
广告要说服消费者掏钱包,得在人心上下功夫。很多广告人都喜欢把洞察挂在嘴边,文案好不好要看其中有没有洞察。啥叫洞察?洞察就是用户一种特别的心理现象。
很多所谓文案技巧,共情、移情、放大问题制造焦虑、恐怖诉求、示范效应,其实利用的都是一种心理现象。
不理解消费心理,只是一味学习文案技巧,最终只会陷入僵化的模仿。
纵观今天成功的企业家,大多数都是把握用户心理的大师,尤其是善用人性的弱点。
这是广告人需要具备的第三个知识板块。
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平时也下了不少功夫、努力去学东西,可总不见长进呢?
这是因为东鳞西爪的知识是无用的,你要学会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零碎的知识犹如沙砾,当你要应用之时,你只能在脑海中对这个沙砾挑挑拣拣,看哪一粒适用。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因为过于琐碎,你辛辛苦苦收集的这些沙粒多半已被你忘记。
而当知识变成体系,再遇到问题之际,你则可以很快的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模型,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行事法则。
要想建立自己的广告知识体系,多看书、多看广告、多看案例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不能光看,重点是要思考。
挖掘你看的每一个文案、每一个广告、每一个案例背后的东西,他们在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逻辑思路,好的话好在哪里,坏的话坏在哪里,经过这一番思考,你才有真正的学习。
再如读书,须知书是为你服务,不是你为书服务。你读的每一本书,都应该为你的知识金字塔添砖加瓦,把这本书里讲到的知识点填进你的知识体系里去。
你应该把书自身的体系拆解掉,再把其中的知识一点点、一块块搬进你的体系中来。否则,你把这本书研究得再透,就算是全文背下来,那也是死读书,谈不上用处。
你不去盖楼,而只是搬砖,把一块砖研究得再透,那又有什么长进呢?
上一篇:17个故事的背后,讲的是芸芸众生
下一篇:两年花60亿、痴迷于明星代言和综艺赞助的金立,将裁员50%以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