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人更美的小米手机,还能为发烧而生吗?
小鹿( DoMarketing) 发表于 2017-07-05 11:41:32 点击:
“拍人更美”。
原本被称为“性能怪兽”的小米6,出街海报风格一改往昔的性能之王,将“摄影”作为卖点,而且还是“拍人”!
颜值即正义,手机到底能不能把人拍美?
在自拍5分钟,修图两小时的时代。朋友圈里发出的任何一张自拍都有可能是百张挑一、72道滤镜工序、深度拉伸磨皮的成果。以至于所有国产手机的新品海报,反复的强调人像的拍照功能。
华为:每一拍都是大片。
vivo:照亮你的美。
oppo:这一刻很清晰。
小米:拍人更美。
从海报的宣传语来看,同样以“人像摄影”作为主要卖点,自诩人像大师的华为强调手机也能拍出欧美大片的感觉;vivo则擅长放大用户隐藏在角落的美丽;oppo侧重拍出清晰有质感的照片;相比之下,小米手机的“拍人更美”更加粗暴、接地气。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独树一帜的品牌形象和认知才能脱颖而出。同为国产手机品牌,以年轻消费者作为主要受众人群,品牌定位越清晰,往往越能引发目标受众的共鸣。
另一方面,在产品代言这个问题上,用明星还是素人,则要看品牌需求是什么?
在社交媒体上,明星尽管能够触达更广的消费者,但是带来的效果却是短暂的。而且明星作为品牌的背书,一旦出现负面的信息,对品牌声誉将带来毁灭式的打击。
(香奈儿公布三个中国区腕表大使,唯独不见白百合)
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自拍还是拍人,明星的颜值光环始终无法普照到大众消费者身上。相反,素人的定位则更加精准,在传递情感时,往往更能带给消费者感同身受的感觉。成为不了欧美超模,也成为不了彭于晏、全智贤,但是轻松地把自己拍美,对大众而言似乎更具吸引力。
性能怪兽变“女友奴”:小米口碑时代一去不返
拍人虽美,但这样的小米还值得“发烧”吗?笔者虽然不是米粉,但对小米“为发烧而生”、“跑分”、“性价比之王”等概念耳熟能详。以性能称霸国产手机行业的小米,一路高歌猛进,曾缔造了口碑时代的神话。
如今,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却变成“拍人更美”的摄像手机,就好比拯救世界的高双商的工科男,变为只会以拍照讨女友欢心的“女友奴”。
小米,你变了。
“不服跑分!”小米自2010年成立以来,持续向公众输出为发烧而生的品牌理念和策略。2014年,小米手机售出6112万台,占据整个国产手机12.5%的市场份额,成为国产智能手机第一名。同年,雷军也因此当选《福布斯》(亚洲版)2014年度商业人物。
口碑营销似乎在小米的全盛时代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2016年被oppo和vivo双杀击败的小米,悄然退出国产手机top3,出货量同比下跌36%,市场份额迎来最低点,小米锋芒不再。
此时,小米口碑营销的全盛时期开始没落。回望近两年小米的营销事件和动作,从投放春晚黄金时段广告,到邀请当红明星刘昊然、刘诗诗、吴秀波、梁朝伟等作代言,再到冠名《奇葩说》,热门的营销方式几乎用了个遍。但是,小米反复强调“为发烧而生”的口碑营销却逐渐模糊,甚至一去不返。
一言不合就“跑分”的发烧友们,你们还好吗?
所谓发烧友,是指“痴迷”于某件事物的群体。小米初期凭借MIUI系统累积了大量的“发烧”用户,而这些喜欢折腾刷机的发烧友们,虽然群体数量少,但他们往往是手机体验的意见领袖,很多人买手机会咨询他们的意见。小米也因此从少量的发烧友用机变成让所有用户“集体发烧”的神机。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小米的产品线发生了极大的拓展,小米早已从智能手机品牌延展到了全智能产品。从VR眼镜、无人机,到电饭煲、净化机,再到毛巾、床垫。
如今的小米已经很难去界定它的用户究竟是谁了。
每一个产品都只能影响一部分的核心用户。当这些用户并没有展现出统一的特征,甚至无法精准的归纳他们的年龄层、性别、职业、城市分布、收入水平时,在如此庞杂的产品体系下,如果所有产品还冠以“为发烧而生”的称谓,似乎早已不再合适。
要知道,国产智能手机的主力人群多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对于新鲜事物抱有极大热情的他们,对价格早已不再敏感,更何谈性价比?随着此类核心用户不断流失,小米再也无法利用起家时候所提倡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让这些发烧友们回头。
小米的未来,还会为发烧而生吗?
针对上述趋势,2016年春节后,小米推出全新定位视频《去探索》。在一系列镜头的快切之后,镜头对准太空,小米的经典Slogan“为发烧而生”之前加上了一个全新的句子——“探索黑科技”。
意图非常明显,小米开始尝试摆脱性价比标签,选择全新的赛道,要在智能科技的领域展开探索。与此同时,也不断迭代更多的智能手机新品,尝试用更具杀伤力的价格和更为细分的市场区隔,来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月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网站公布了一项关于小米可折叠手机的专利,专利名为:“用于翻开型移动终端的连接机构及折叠式手机”,其在专利中提到这款折叠式手机包括两块屏幕,屏幕之间采用连接键连接,像以往的翻盖手机一样,可折叠或开合。
总之,无论是“拍人更美”的性能怪兽MI6,还是尝试发明折叠手机,“为发烧而生”的口碑时代已成为过去式。探索黑科技能不能让小米再次“发烧”重生?一切没有答案。就像小米的MIX广告中,小米重新定义屏幕的含义——不只是一块屏幕,而是通往未来世界的门,这扇门到底能通向哪里?没人知道。
上一篇:肯德基又出了一款少女酒,其实是“自拍神器”啦!| 营销情报
下一篇:其实,宋仲基、宋慧乔曾合体代言过这个品牌呢!| 营销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