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负责写写写,你敢看完算我输(小可爱慎入)
阿sue(营销创意官) 发表于 2017-03-15 10:38:52 点击:
穿白衣的不一定都是女神
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大雪纷飞
独自开车
行驶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
突然,汽车骤停
前方出现一位白衣少女
仔细一看
她的手里…
日本专卖轮胎的AUTOWAY在2013年冬天推出了第一则恐怖轮胎广告,用吓人的方式来提醒大家下雪的道路有多危险,一定要更换专用轮胎。
这条广告,感动了20亿胖子
俗话说
三月不减肥
全年徒伤悲
转眼又到了
露胳膊露大腿的妖艳季节
健身慢跑快走还是瑜伽
岛国人民告诉你
有一种肥
坐在家里也可以减
日本电信公司NTT Docomo旗下的电子医疗合资公司Docomo Healthcare为了迎合鬼节氛围推销新出的智能手环,邀请来了一位名叫须藤明治的医学博士,并召集12位志愿者,参与了一个叫做《CalorieMovie》的恐怖实验。实验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让找来的这12位志愿者,在一个狭小漆黑的空间中,观看他们拍摄的一段恐怖片,并通过他们的产品监测到这几位志愿者观看这段恐怖片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结果显示,看完恐怖片后的志愿者果然瘦了…
看完我竟笑出了声
在黑灯瞎火的森林里
电锯杀人狂拿起电锯
向一位小姐姐砍去
然后...
这是雀巢kitkat巧克力在2016年万圣节期间推出的广告,看完以后,只想说:这剧情太精分
你猜这是什么黑科技
丧尸为什么看到“猫片”就不动了!? 因为它谐音“毛片”?
恐惧诉求广告也是品牌十分喜爱的一种广告形式,想要利用人们害怕的心理来制造压力试图改变人们态度或行为。这种广告通常充满了刺激和新鲜感,能够迅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令人印象深刻,但也有一些广告由于画面和音响的尺度把握不当,不但没有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感,反而激发了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对品牌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从传播的角度来讲,要想真正发挥恐惧诉求广告的作用至少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认知最省力原则
人们在观看广告的时候,往往不是抱有什么特定的目的:获取信息或者强化某方面的技能,而是处于一种轻松随意的状态,接受信息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本身的刺激,音响、画面等,以便尽量减少自己的心理能量消耗。因此,人们会尽量控制和减少有意识接收的信息。这就也导致利用潜意识的广告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相较于其他诉求形式的广告,恐惧诉求广告无论从画面还是音响上,都能在第一时间给人强烈的冲击,让人们从现有的舒适状态中抽离出来,投入到广告打造的惊险场景中。并且由于这些场景都是以生活为原形,因此观众会不由得把自己幻想成主角,对广告中的可怕场景感同身受,心甘情愿的掉入广告主精心营造的“圈套”。
2,倒U型曲线
焦虑的唤起水平与广告刺激的强度往往呈倒U型曲线,也就是说,过高或高低的刺激都不能让消费者接受广告。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恐怖广告拍的既有新意又不过分恐怖呢?拿捏好拍摄的尺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适度的唤起消费者的焦虑感才能在不引起消费者心理不适的情况下,别出心裁的传递品牌的价值观和产品的功能。
3,注意跨文化传播禁忌
2004年9月日本品牌立邦漆刊登了一则名叫“龙篇”的广告作品,画面上有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亭子的两根柱各盘着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但龙紧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鲜亮,龙却跌落到地上。画面一旁附有对作品的介绍,大致内容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把盘龙都滑了下来。某权威广告机构评价:“创意非常棒,戏剧化地表现了产品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进行贴切的广告创意,这个例子非常完美。”
这则广告刊登之后立即引起了网友的争议,网友怒言:“这帮广告设计者是怎么了?!难道他自己就不知道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失败案例,立邦漆的这则广告最大的错误就是作为主打中国市场的产品,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习惯,把中国民族的图腾——龙作为可以戏谑的对象,而且完全没有顾忌中日两国微妙的国家关系,疏忽了对广告社会效果的考量。这样的作品引起网友的抵制也算是理所应当。
同时,这则广告也把一个敏感的问题摆在了台面上,即跨文化传播。无论是采用哪种诉求形式的广告,在面对与自身地区风土文化不同或者截然相反的国家或地区时,比起广告的创意或者表现形式,广告主都应该先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毕竟消费者可能会对一个无聊的创意无感,但是若是触碰到他们民族文化的底线,那么,这个品牌的结局就不是打入冷宫那么简单了。
4,情节反转
恐怖广告毕竟不是单纯的恐怖片,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广告时间内,达到商业目的?这时,情节反转或者打破惯性思维将是一个极好的方式。通过一个突然的反转,把消费者从恐怖氛围中拉出来,告诉他们,你们看的不是恐怖片。广告顺利收尾,情节也不那么尴尬了。
上一篇:2017西南偏南大会:MulllenLoweGroup挑战品牌传播
下一篇:巨蟹座的奥格威内心上升星座一定是射手!| 《营销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