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界“男带盐”竟占半壁江山,看“男色营销”的灵与肉
板栗(Domarketing) 发表于 2017-01-10 09:39:26 点击:
“男色营销”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洗护日化这些原本被认为是女明星铁饭碗的代言品牌,现在也正在被男明星们一一占领。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
在美宝莲最新公布的 2017 年新任品牌大使的名单里,出现了美妆博主Manny Gutierrez 的名字。与其他大使不同的是,Manny Gutierrez是位男性,而且是美宝莲品牌的首位男性品牌大使。
Manny Gutierrez
美宝莲纽约代言人吴亦凡
以男“色”侍人,由来已久却又方兴未艾
广告创意三件宝:美女、野兽和小孩。美女经济已经流行多年,女性消费审美已经被主流价值观所接纳,消费者对此早已经见怪不怪,而同为“眼球经济”的“男色经济”却要晚于“女色经济”。
但其实世人对男性之美的推崇与追求,却是古已有之,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比如,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是个盛行男色的年代。当时的文献记载中,对男色的描写远多于女色,既有横行疆场“才武而面美”的兰陵王,也有走起路来“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王羲之。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让满城妇女“掷果盈车”的“天下第一美男”潘安。
同为“眼球经济”的“男色经济”兴起虽然晚于“女色经济”,但在“她时代”之下却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但“男色经济”从人们的视野中突围,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说来却有些意外。
上个世纪70年代末,Bruce Weber给水球运动员Jeff Aquilon拍摄了一张半裸照片,却被《GQ》杂志挡了在门外没有刊登。
水球运动员Jeff Aquilon
真正让营销人和品牌主见识到“男色营销”的魅力的其实是日本男星木村拓哉的一则广告。1996年,木村拓哉曾为日本品牌 Kanebo拍摄过口红广告,同时,他也是首位代言口红的男明星。这支轰动全日本的广告给Kanebo带来了两个月 300 万支的销量,而在当时的日本一款口红能卖 50 万支就算爆款了。
并且印有木村拓哉的广告海报还接二连三的被偷走,Kanebo迫不得已只能加印了平时10倍的数量。“偶像的巅峰就是木村拓哉”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在新浪微博上,#娇兰kisskiss杨洋色#成为热门话题
胡歌“野兽派花店”写真成为热门屏保
在这一片眼花缭乱之中,碧浪的代言人也从小S变成了杨洋,张艺兴则取代了“国民媳妇”海清代言汰渍。
然而,会不会洗碗并不重要。对于这些有着美好肉体的小鲜肉来说,他们不需要用某种专业能力去说服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满足消费者对男色的幻想,以此来“睡”服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
而讨好和说服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她经济”之下品牌突围的重要法门。
CBNData发布的《2016中国女性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女性握有家庭消费决定权,在消费市场日渐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群体。而对于线上消费来说,女性顾客购买力远高于男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而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阿里系在线电商销售额中,70%由女性消费者贡献。
身后有无数女人的马云也说了,“女性已经成为消费主力,我们正进入‘她·时代’。抓住了女性消费者,就抓住了消费”。
“男色”能讨好的不只是女人
近年来,宣布出柜的政要、名人、明星层出不穷,承认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国家越来越多。腐女文化的主流化,更是发展出商业化的视野,各国影视剧也都开始全力“卖腐”。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谈及同性恋经历
大家对于同性恋的话题不再敏感和隐晦,逐渐以公开、戏谑的态度来对待同性恋现象,CP、同人、基友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尝试着做一些有新意的同性恋营销,以表达品牌对于LGBT人群的支持。尤其是在201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正式宣布同性婚姻合法以后,全球时尚界兴起了一股“彩虹营销”热潮。而“彩虹营销”的热潮又进一步推动了“男色消费”的发展。
旧金山同性恋游行上的肌肉男
伦敦同性恋游行上的肌肉男
这一点在时尚行业体现的更为明显,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性有着出奇的相似,男性对于“时尚”的理解通常体现为三点:剃须(胡子与发型),敷粉(妆容),熏香(香水)。香奈儿的Karl Lagerfeld、Dolce&Gabbana的Domenico Dolce和原Gucci的设计总监Tom Ford——这些奢侈品牌的男设计总监超过一半都是同性恋。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之下,同性恋能够顺从自己的内心更加大胆地购买符合个人审美的产品,因而在时尚的源头LGBT把握住了更大的话语权。而这些著名设计师们不仅自己消费男色,还引导整个时尚界甚至是大众一起消费男色。
Dolce&Gabbana发布会
野蛮生长的“男色营销”
小鲜肉们一时间炙手可热,而“老腊肉”们也是不甘人后,除了日化洗护,“男色营销”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卫生巾、内衣等纯女性用品了。
韩国内衣品牌Vivian先后启用苏志燮和赵寅成为代言人。尽管受到质疑,但事实证明还是取得了成功。尤其是苏志燮作为韩国首位内衣代言人,在他代言期间,同期上半年该内衣的销量增加了42%。不知道此前代言Vivian的宋慧乔、尹恩惠和申敏儿心里作何感受,也不知道品牌们是如何看待规定“广告代言人没有使用过商品或接受过服务,不能在广告中作推荐、证明”的《新广告法》?
苏志燮代言Vivian
说起“男色营销”,不得不提的还有美国服装品牌Abercrombie& Fitch。每每全球店铺开店预热都会派出一打一打的当地最帅、身材最性感的模特造势的“A&F”,无疑是男色营销方面的楷模。
然而,成也荷尔蒙,败也荷尔蒙。“男色营销”救活了A&F,但越来越频繁的男色刺激也伤害了A&F的品牌形象。过于暴露的广告和营销,以及涉嫌招聘歧视,公司收到了大量投诉。2015年底,日益下滑的销量让 A&F的品牌宣传策略进行调整,抛弃了“裸男”营销。
而北京三里屯“甜心摇滚沙拉公司的“斯巴达勇士”街头营销,则更像是一场纵欲过度的闹剧,最终以朝阳区城管“干翻在地”收场。
被制服的“斯巴达勇士”
“男色营销”的灵与肉如何同步迈进?
在这个信息泛滥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男色营销”的擦边球一不小心就打成了“情色营销”,如何避免掉入过度商业化的旋涡或异化成为媚俗的情色产物?把握“尺度”和规避“风险”则成了“男色营销”灵与肉同步迈进的关键。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说,“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这便是身体”。
即使在2014年之前,男性跨代言女性产品的现象也并不多见,而如今随处可见的“男色营销”让人见怪不怪,雄性荷尔蒙的跨界还能给品牌和产品带来多少噱头?对于“一部剧换一个老公”的迷妹们来说,浮于“颜值”的“男色营销”又能够走多远呢?
那么,“灵”与“肉”该如何兼得?
代言人是品牌联系粉丝的纽带,但“男明星代言并不是营销万金油”这个简单的道理应该成为品牌选择代言人的一条警示线,根据品牌定位与调性择优而从,而非以舆论是瞻,将“当红炸子鸡”都收归靡下。
除了考虑代言人本身与品牌的调性是否一致,代言人、品牌、粉丝群体三者的契合度显得更为重要。过去那种为了营造粉丝效应而采用的铺天盖地式宣传,让人看不懂“品牌预算到底去哪儿了”。要改变这种“懵逼”的状态,而今的“男色营销”也不得不依靠大数据分析代言人的粉丝类型以及他们的G点痛点。笔者相信,除了“男色”带给消费者的本能冲动之外,大数据加持之下略带理性色彩的“男色营销”更容易达到品效合一,也能走得更远。
相关热词:“男色营销” 胡歌,梁朝伟,美妆界
上一篇:有道词典携手魅族手机玩转《中游记》 再掀跨界营销新风暴
下一篇:12月6大H5创意营销告诉你2017该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