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追热点?其实是因为我们太懒了
板栗 发表于 2016-09-22 12:50:39 点击:
只有用心打造好产品的每一处细节,不盲目的跟随热点,才能在众媒时代下打赢新媒体这场战。
9月20号,朱莉和皮特离婚了,但是这次的明星离婚并没有变成像“宝马案”一样的全民刷屏的现象级热点。
尽管还是有人在朋友圈戏谑着@小编们起来加班,可是这一次大多数新媒体小编就像是约好了似得一起沉寂下来。
为什么呢?难道是小编们变懒了吗?
当然不是!
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热点的追逐中,我们发现其实我们压根就不了解热点以及追热点的意义。
这样成功的案例很少,其实通过追热点打开知名度不难,但如果想通过追热点提高品牌的好感度绝不可能。
热点是指一定时间内突然爆发的现象级事件。在这个平的世界里,热点更像是一场信息海啸,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但来得快去的也快。随着信息透明和爆炸,时代的热点凉的越来越快。企业和营销人员如果还是执着于热点营销来提高品牌传播效度,从营销策略层面来讲其实是不分轻重、本末倒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小马宋说的,真正的营销其实是没有所谓爆点的。很多人都知道营销4P理论,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销(promotion),为什么产品这个P是放在最前面,而促销又是放在最后呢?热点营销其实只是营销手段中的一种,不是反对追热点,只是反对过于追崇热点,营销的真实层面还是应该要回归到产品本身以及围绕产品所存在的价格和渠道。
面对营销圈的热点狂欢,小马宋提出“为什么我们都在忙着追热点?其实还是因为我们太懒了。” 加班加点的追热点,谁能说你不辛苦呢?只不过我们努力的层面和格局太过狭窄,在有限的营销空间不断重复做功。这其实就是雷军所说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营销应该是一套组合拳,单枪匹马要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杀出重围不死也得退层皮。7000万家,3万多家广告营销公司,追热点成功的概率其实非常小。
更为讽刺的是,在热点营销中脱颖而出品牌多是以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姿态爆红于人们的视线之中。而使在这种成功之下,真正利好的往往也是个人而非品牌企业。
战术上的勤奋和战略上的懒惰,这种看似冲突的矛盾其实正是源于营销人内心的焦虑,而这种焦虑又源自于营销基本功的不扎实。
营销是一个传播和说服的过程,而产品本身的设计才是传播之本,产品的每一处设计都应该让消费者有传播的欲望,并且带有品牌的痕迹。如华与华方法论中所言,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而你的产品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符号,人人都能够识别并且乐于传播的符号。
耐克和阿迪达斯哪一个更容易被人识别?毫无疑问是阿迪达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阿迪达斯不是靠标志取胜,而是靠着标识性符号取胜。即使远远的看到三道杠我们也能马上想到阿迪达斯,而耐克的标志√却太小了。这是品牌利用视觉符号传播取胜的一个例子。
在产品设计上做营销的其实还有苹果,比如苹果手机的铃声,大家一听就知道这个是苹果手机。那些广告宣传漫天飞的手机,有几个是铃声一出来你就知道品牌的?其实产品的每一处设计都是一则小广告,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是没错的。
在这里面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插座学院的创始人的PPT的右上角始终带有“插座学院”的logo。这个传播的细节其实就印证了小马宋所言,“产品的每一处设计都应该有品牌的痕迹”。每一细节处的设计都会不断在受众心智中强化对于品牌的印象,会给人一种完整而统一的体验。
也正如郭佳妮老师所言,只有用心打造好产品的每一处细节,不盲目的跟随热点,才能在众媒时代下打赢新媒体这场战。
回复关键词“笔记”
可获得完整营销笔记哟
版权声明:本文为市场营销智库(http://www.domarketing.org)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媒体或个人转载。授权请联系QQ:1834282739,联系时请注明“申请转载”。
相关热词:引爆热点,热点营销
上一篇: 重构旅游营销格局, 腾讯“智汇通”助推区域营销升级
下一篇:量身定制+创新投放,智汇通破解区域营销之困